低氨乳胶海绵皮革粘合剂
Quality inspection report
本产品执行国家标准GB/T8289-2001
项 目 | 单位 | 质量指标 | 实测数据 |
总固体含量 | % | ≥61.0
| 61.80 |
干胶含量 | % | ≥60.0 | 60.19 |
非橡胶固体含量) | % | ≤1.7 | 1.61 |
碱度(按浓乳计算) | % | ≤0.60 | 0.68 |
机械稳定度 | S | ≥650 | 79 |
铜含量 | mg/kg | ≤8 | -- |
锰含量 | Mg/kg | ≤8 | -- |
凝块含量 | % | ≤0.03 | -- |
残渣含量 | % | ≤0.10 | -- |
氢氧钾值 | -- | ≤0.7 | -- |
挥发脂肪酸值 | -- | ≤0.06 | 0.012 |
检验结论 | 经检验,本批产品符合GB/T8289的规定 |
┅产品介绍┅
粘结工艺
确定接头→选择胶黏剂→表面处理→(配胶)→涂胶→晾置→叠合→清理→(初固化)→固化→(后固化)→(检查)→整修
1胶接接头设计
胶接接头:通过胶粘剂把被粘物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度受力或不受力的粘结部位。
胶接接头由被粘物与夹在中间的胶层构成,是粘结部件上的不连续部分,起着传递应力的作用。
粘接接头的破坏方式
内聚破坏:胶粘剂(胶层)本身发生破坏,此时,粘接强度取决于胶粘剂的力学性能。界面破坏:也称粘附破坏或胶粘破坏,就是胶层与被粘物在界面处整个脱开,绝大多数是由于被粘材料表面处理不当而引起的。
混合破坏:内聚破坏和界面破坏兼而有之。
→没有真正的界面破坏,一般的破坏多是以内聚破坏为主的混合破坏。
免责声明
★本店全力支持关于 《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相关规定,已排查修改且已竭力避免使用“极限化违禁词”,并在此郑重表态:本店所有页面不涉性用词,(若有) 涉及性用词一律非本店主观意愿并在此声明无效,且不具备任何功能性宣传,不作为客户下单购物的参考依据,更不作为投诉或赔付的理由。
★关于数据,本店所有页面涉及数据未注明出处的, 都来自公司内部抽样检测得出的概数, 或表示我司对产品性能的一个判断, 或来自行业标准。仅供买家参考,不能作为产品实际结果,也不作为交易纠纷之依据。具体产品情况以实物为准, 或购买前咨询本店客服, 若需要产品相关检测报告请咨询本店客服!